本文作者:访客

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

访客 2025-08-07 19:56:52 8
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摘要: 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主要有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、半椎板切除术、全椎板切除术、椎间融合术、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。具体手...

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主要有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、半椎板切除术、全椎板切除术、椎间融合术、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等。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、神经受压范围及脊柱稳定性综合评估决定。

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

1、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

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和韧带进入椎管,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。适用于单侧神经根受压的局限性突出,具有创伤小、保留脊柱结构的优势。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或神经根粘连,需配合康复训练。常用配套器械包括椎板咬骨钳和神经拉钩。

2、半椎板切除术

切除单侧椎板及部分关节突,扩大椎管容积缓解神经压迫。适用于突出物较大伴侧隐窝狭窄病例。相比全椎板切除能更好维持脊柱稳定性,但可能遗留慢性腰痛。术中需注意保护关节突关节,避免脊柱失稳。

3、全椎板切除术

完全切除病变节段椎板,适用于中央型突出伴严重椎管狭窄。虽能充分减压神经结构,但会导致脊柱后柱结构破坏,多需同时行融合手术。术后可能出现硬膜外瘢痕粘连,近年逐渐被微创技术替代。

4、椎间融合术

在减压同时植入自体骨或融合器实现椎体间骨性融合,适用于合并脊柱不稳的复发病例。前路腰椎间融合术可经腹膜后入路完成,后路手术常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。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是其远期并发症。

5、人工椎间盘置换术

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方法

通过置换病变椎间盘保留节段活动度,适用于年轻患者单节段退变。需严格把握适应证,避免假体移位或沉降。目前常用金属-聚乙烯或金属-金属材质假体,术后需限制剧烈活动3-6个月。

术后应严格卧床休息1-2周,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,佩戴腰围保护3个月。避免久坐、搬重物等增加腰椎负荷的动作,定期复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。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,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担。如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。

阅读
分享